北京时间9月10日,年NBA名人堂仪式今天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隆重举行,姚明、奥尼尔和阿伦-艾弗森领衔10位传奇入选今年的篮球名人堂。名人堂典礼上,姚明第一个登台发言,进行了全英文的演讲,姚氏幽默博得现场阵阵掌声和欢呼。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作为中国首位入选名人堂的成员,姚明成为了先驱者,里程碑! 姚明在演讲中特别感谢了父母对他的培育:“大家都知道我来自中国,从中国到这里是非常漫长的旅程。回到当年,我从父母那里听到了许多CBA球星的故事,我非常荣幸能很为我父母的儿子。从你们那里礼物不仅仅是我的身高,更是如何做决定,如何坚持不懈。” 良好的家风:不溺爱也不狠狠责骂 姚明一直给大众的印象是谦虚、温和、礼貌、会做人处事,会应对媒体,会理智清醒,不会象王治郅那样出问题,不会产生个性问题,所以姚明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也足以成为小孩子学习的榜样,某种意义上讲姚明甚至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很多好的方面,从而成为中国人的一个新的公关形象。这是他从小的家庭环境带给他的品格。 姚明的母亲方凤娣,曾经入选过国家女篮;父亲姚志源,曾是上海男篮的一员骁将。出生于篮球世家的姚明,虽然是家里的独生子,但父母并没有因此格外宠爱他,而是教给他独立的个性和谦和的人格。 姚明的母亲方凤娣说:“有人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造就了许多宠坏的孩子,尤其是男孩,我们叫他们小皇帝。我们不是说儿子不是我们的宝贝,但我们觉得要把他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正直的、受到良好教育、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这非常重要。姚明今天的样子是许多因素的综合——他的个性,我和他父亲的成长道路和经历。我们家非常平等。我们像别的父母一样深爱自己的孩子,但很难说我们做了些什么,因为姚明一直就是一个那样可爱的孩子。从小到大,从没有做什么事情而让我们狠狠地责骂他。” 从CBA到NBA,从上海男篮到国家队,姚明在父母的注视下一步步成长。 无条件接纳:偷钱也没有被惩罚 姚明在自传中说:“我10岁的时候第一次去游戏机房,很快就迷上了电子游戏。但没有钱。所以我偷了妈妈的钱,她两年里都没发现。一开始我只拿1块钱,1块钱可以打3次。然后我拿1块5,再是2块,慢慢地越拿越多,最后一次拿了块。这下妈妈发现了,那以后爸妈开始每月给我零花钱。我猜想是他们认为我打游戏不算什么过错。总的来说,我的父母没有中国大部分父母那么严厉。” 正是这种接纳,给了姚明充足的安全感,家也成了他消除压力的温暖港湾。当姚明遭遇压力时,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家好好睡一觉,吃一顿妈妈做的可口饭菜,顿感一身轻松,所有的压力顷刻云消雾散。 妈妈的正面引导:从不为身高烦恼 姚明10岁的时候就1米65了,很多个子高于常人的人会有很多烦恼,常常会被小伙伴嘲笑为“傻高个”,但姚明从来没有因为身高烦恼过,在这一点上父母帮助了他。在学校里姚妈妈和他走在一起,当他没站直的时候,妈妈会拍他的背,对他说:“挺直你的背。”当然,有些孩子拿他寻开心,但这并没有让他烦恼,他觉得反正每个人都有被取笑的时候。 从小就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姚明在自传中有这样几段描述: 即使我去了体校打球,父母从不对我说:“你一定要拿第一”,“你一定要得冠军”或者“你一定要做到最好”。有些孩子对父母说:“我得了好分数。我考试考了95分。”而父母则问:“为什么没有得分呢?”或者“你们班第一名是谁?”如果孩子说谁谁谁分数更高,父母就说:“你一定要打败他们。” 很多中国父母会逼迫孩子去上各种辅导班,但我的父母没有这样做,他们给我选择的权力。 在中国,父母说,“你要这样做。”在美国,似乎父母给孩子许多选择,让他们自己作决定。我们来美国前我父母就已经这样做了,他们并不存心学美国父母,他们本身就是那样的。从我的切身经历,我可以说我父母选择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 正因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姚明与父母的关系一直非常好,从他到美国打NBA,父母就一直跟随他、照顾他。很多人觉得同父母一起生活不方便,但姚明说:“我到现在和父母住在一起都不为难。我和他们在一起时很放松,不必担心他们说我做错了这事那事,应该这样或那样打球。当我回家关上门时,我知道自己是安全的,我会得到安宁。” 真正成功的人物背后往往都有一对无条件支持、包容的父母,良好家风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人格更健全,也更容易成功,同时也更容易拥有真正幸福的人生,比如姚明! “温暖的家”什么是白殿疯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那个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