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榜样36篇SCI汤渊源我将在擅

发布时间:2019-3-14 15:46:56   点击数:

他是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

以及“BestPoster”奖的获得者

他是同学们眼中的学霸

国家奖学金、一等研究生优秀奖学金

均被他收入囊中

他还得到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资助

他就是化学化工学院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汤渊源

或许你还在为开题报告心烦意乱;

或者为影响因子大于而寝食难安;

而他已经在SCI上发表论文36篇,

总影响因子达到.。

是不是对这样一位学霸充满好奇与羡慕呢?

那就一起来听一听“他与东大的故事”吧!

1

不远千里,只为心中的理想高校

在擅长的领域上才能有更好的成绩,以后想要考研,选择了化学方面。

其实汤渊源在初中以前只是成绩中等偏上的普通学生。但初三化学始终学科年级第一的成绩给了他很大的信心。到高中去参加了化学的奥林匹克竞赛,虽然没有取得报送名额,也没有规划好未来,但是他感觉到了自己性格适合这方面。

高考失利之后,想着自己在擅长的领域上才能有更好的成绩,以后想要考研,选择了化学方面。他没有考虑过就业,因为化工专业不太好找工作的原因,又不想进工厂,而且小的时候大家都有小梦想,他觉得自己还是比较适合科研这条路。

东大九龙湖校区土木交通楼里的灯光,

到了晚上12点还是通明,节假日都不休,

这就是勤奋的东大人。

汤渊源是福建人,本硕都在福建省内高校就读。东南大学在分子铁领域研究的全国领先地位的吸引,让汤渊源读博时选择了出省,报考东大。

考博复试时,初入东大,就让汤渊源觉得这次选对了学校。看着古朴典雅的大礼堂,高大繁茂的法国梧桐,这一切都让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这是一所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汤渊源认为,这是东南大学的与众不同之处。让他感受最深的是东大九龙湖校区土木交通楼里的灯光,到了晚上12点还是通明,节假日都不休,这就是勤奋的东大人。

“比你厉害的人却比你还勤奋”,汤渊源认为,从事科研的人,在智力上都是差不多的,那么为何最后的结果会相差甚远,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勤奋,这也是他从他导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熊仁根教授和青年长江学者游雨蒙教授身上学会的。

2

学霸的“本硕博”学习历程

“科研三部曲”

本科阶段早早接触科研

硕士阶段勤奋积累、增强信心

博士阶段持续努力、取得优异成果

汤渊源本科是师范类院校,除化学类课程外,还有很多以记忆为主的课程,而他比较偏科,绩点不是很高,考不过班里的很多女生。此外,他还参加了挑战杯的比赛,虽然没有拿到特别好的奖项,但是给了自己一个早早接触科研的机会。“因为本科时对于怎么科研怎么做实验一点也不懂,所以我比较积极地找了导师去主动了解学习。”接受采访时说道,“那个时候就决定了自己以后要走科研的道路,所以有很好的机会学习。”除此之外,他大三就联系了导师做毕设,暑假寒假留在学校做做试验,跟着导师和师兄师姐学习了很多。

人嘛,不先去试一试总不知道自己能走到哪里。

在硕士阶段,总是被灌输,硕士很难有学术上的成就。然而来到熊老师这里之后,老师说,“先给半年时间,你自己去探索尝试。”

前半年先去接触了一个课题组很陌生的仪器,几个月之后,老师来问学的怎么样,他说还行吧,老师就拿了一个样品给他测。他当时不知道这个样品非常重要,操作之后有成果,给了自己很大的激励。他觉得自己从小到大都很普通,这个时候产生了很大的自信,越是自信做事就越顺。

博士期间,每天早上到晚上,

一周七天工作,也没有长假,一直在工作。

接受我们的采访时,他说:“勤奋非常重要,毕竟以后要从事科研嘛。博士期间,每天早上到晚上,一周七天工作,也没有长假,一直在工作。”

截止目前已发表36篇SCI论文,总影响因子.,被引用总次数达次,单篇他引最高为99次,H-index为16。其中一作10篇(包含共同一作),总影响因子.,包括Science(1篇)、J.Am.Chem.Soc.(3篇)、Phys.Rev.Lett.(1篇)和NatureCommun.(1篇)。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多次参加国际会议

more+

3

严师出高徒——“我与熊老师”

他一直在科研的工作岗位上,

他也打算继续在科研这条路走下去。

图中间为熊老师

熊仁根,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年获工学博士学位。

年在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年在美国PuertoRico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年在美国Brandeis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年在美国Boston学院任访问学者。

-年为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

现为东南大学化学东南大学有序物质科学研究中心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现任PNAS,中国科学B辑-化学、无机化学和中国化学等期刊的编委。

汤渊源的导师——熊老师,非常的勤奋,言传身教。“他不是只是嘴上说说鸡汤文,除了出差,一定在实验室,在科研一线。”

“此外,老师时刻在提供好的idea,而且鼓励大家先去试一试,老师这么多年的科研经验,给出的指导都很有帮助,如果不去尝试,成功的机率就为零,尝试了才有成功的可能。老师在这个领域做到顶尖,现在是站在茫茫大草原的边缘,领导着团队,去开拓未知。”

他的师兄还有同事都很优秀,深受熊老师教诲,他们还在科研的工作岗位上,他也打算继续在科研这条路走下去。

更多关于熊老师及其团队,







































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
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gdabio.com/qdjs/115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