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文章太多了,很多人看过之后其实就忘了,或者收藏起来根本没看的(当然不包括那些特别认真的,比如我)。很少人会去做笔记,做总结,做规划。针对这个现象,我打算以后的文章内容做到尽可能的少,以及尽可能的精。让大家看完之后就能学到一点东西,而不是看一眼就想收藏(以后基本就不会打开了,又比如我)。 正文上面说过,现在文章太多,基本上都不深入,只是点到某个知识,跟大家说个理论的东西,然后罗列出所有导航的形式,每个形式都用几十个字概括下。读者看了之后跟没看是一样的,遇到问题还是没法解决,只知道有这类导航存在而已。有人说导航仅仅就是方便用户操作的小东西而已,没那么神奇。是的,对于小众的产品来说,确实没那么神,因为神你也看不出来。去看看Facebook为什么把抽屉式导航改成标签导航,就知道导航对一个App的影响有多大了。导航分很多类别,如标签导航、抽屉式导航、九宫格导航、混合组合导航、列表式导航、Tab导航、平铺导航等等。之前在我的读书笔记触动人心中也有提到过三类导航:平铺类、标签类、列表类。现在用到更多的导航其实是标签导航,它随处可见,相信目前大部分的App用的导航都是标签形式的。所以,是不是知道今天要说啥了?嗯,就是标签式导航。 理清产品框架相信很多设计师在设计导航时,一上来就开始YY自己的导航要放什么,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被标签形式的导航洗脑了,认为自己的App就应该用标签导航。然后继续YY产品的功能,自己理出个最适合的,放上去就好了。其实不然。做好一个导航要考虑的问题其实非常多,还要考虑产品后期发展的延展性。必须定好整个产品的框架,把最核心的功能放在第一层页面,再根据产品的深度来设计导航的模式。我们作为交互设计师,需要把握产品的整体架构,这不仅仅是产品经理的工作。所以在前期我们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把一个产品的线框图画好。 标签导航的优劣势先来看个图:(路人:又特么是治疗头部白癜风的有效偏方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